“每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、共青团员、爱国志士”,“贡献后一滴血来绊住敌人,打击和消灭敌人。”
――杨靖宇
1932年11月初,杨靖宇以中共满洲省委代表的身份赴吉林磐石、海龙等地巡视工作,全权指导那里的党、抗日游击队和地方群众组织的工作,而后,又在中共磐石县委的一再请求下,省委将杨靖宇正式调到南满担任领导工作。从此,杨靖宇再也没有离开过吉林这片黑土地。
杨靖宇奔走于磐石、伊通、海龙之间,按照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,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,联络各种自发抗日队伍组织抗日联合军。在杨靖宇的组织领导下,1933年9月18日,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成立;1934年11月7日,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成立;1936年7月,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成立。杨靖宇深受吉林人民的爱戴和敬仰,这是因为他是中华民族忠实的儿子,抗日战场上英勇的战士。他8年如一日,战斗在抗日前线,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。他率部全歼伪军邵本良部,威振南满;为打通与关内红军的联系找到上级党组织,两次组织西征;袭击通辑铁路隧道工程现场,伏击敌奉天骑兵教导旅,截击日本军官乘坐的汽车,以及蚊子沟之战、长岗之战、岔沟突围战等等,在日寇的大后方沉重地打击和威胁了日伪统治,杨靖宇的威名让日伪军胆战心惊。
“七七”事变之后,杨靖宇自觉担负起牵制东北日伪军,配合关内抗战的历史使命,号召战斗在东北的“每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、共青团员、爱国志士”,“贡献后一滴血来绊住敌人,打击和消灭敌人。”
为了更有效地牵制东北日伪军,杨靖宇率领部队主动出击,狠狠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。据日伪方面的不完全统计,仅1939年一年,抗联一路军战斗就达540次,其中抗联主动出击占60%以上。
由杨靖宇率领的抗联一路军成了日本人的心腹之患,所以,1939年,日伪军把进攻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矛头指向了抗联一路军,1939年冬,间岛(今延边地区)、吉林、通化(今通化地区)三省共派出日伪军75000人,进行几年来持续时间长,残酷的大“讨伐”,完全割断了抗联与当地老百姓的联系,企图把抗联路军置于死地。面对来势汹汹的日伪正规军,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生存条件,杨靖宇以对党的忠诚一方面积极寻找上级党组织,一方面将队伍化整为零,同敌人展开了敌困我扰的游击战,牵制敌人。在这次反讨伐战役中,虽然杨靖宇带领部队也打了不少胜仗,但是,从战略全局上始终处于劣势,部队伤亡严重。敌人对杨靖宇重金悬赏缉拿,高官厚禄收买,均未能得逞。杨靖宇带着部队转战于桦甸、?江、金川一带,牵制敌人,配合关内抗日战争的决心从没有动摇过。
从1939年底到1940年初,杨靖宇所部一直深陷敌人重重包围之中,由于部队几次分兵和损失,到1940年2月15日,杨靖宇的身边只剩下了7名战士。杨靖宇一面让身边的战士转移,为革命保存每一颗火种,一面对付600多人的讨伐队。1940年2月18日,杨靖宇身边仅有的两名战士在?江县(今靖宇县)东部向群众购买食品和衣服时牺牲。敌人从这两名战士身上搜出了杨靖宇的印鉴,断定杨靖宇就在附近山林中,于是,紧缩包围圈,封锁了一切交通,并派特务扮成打柴人人山诱使杨靖宇露面。2月23日下午3时,身患疾病空腹多日的杨靖宇来到?江县保安村西南六华里的三道崴子,他遇到了保安村“屯长以下四名”(伪满《大同报》)打柴人,打柴人下山后,引来了“讨伐队”,杨靖宇在密林里双手持枪沉着应战。“讨伐队”近距离包围了杨靖宇,并以高官厚禄进行劝降,“他连答应的神色也没有,依然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”(伪满《大同报》)。“讨伐队”见生擒杨靖宇困难,遂猛烈开火,交战20分钟,杨靖宇左腕受伤,手枪落地,他继续用右手应战,后,胸部中弹,英勇牺牲。
杨靖宇以他的实际行动实践了一名共产党人对党的忠诚。